给孩子怎样选好专业,哪些专业就业好发展好,哪些专业质量高等等问题,各位家长肯定和我一样很头疼。所以我研究了众多资料,从全国本科专业介绍,到各专业就业,咨询了各行业的相关朋友,也是花了很大心血。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讨论一下:
其实选大学专业就跟给女生买包一样。你买Celine我推荐,我买还是LV。
就跟给男士买车一样。你买凯迪拉克沃尔沃我推荐,我买宁可奔驰C。
大家看懂了没,这里的相同点就是:保值+虚荣。
高考选专业本质上是一样的。
没有几个专业是常青树,比如80年代的石油化工;90年代的纺织机械;21世纪初的旅游服务;还有最近几年的人工智能。
他们的更迭衰落与兴盛,与国家产业转型及*策有关。
老一辈的人吃了一辈子苦,深知30年河东30年河西,没有谁可以顺风顺水一辈子,除了公务员。
所以私企一年50w不敌20w公务员就是这个道理。
但唯独以下三大类专业是我琢磨了好久的不受*策影响的发财专业:
1、医疗三剑客
牙医、骨科医生、医学美容
牙医方向:属于口腔医学专业。国人的护牙意识目前依然不高,但是护牙的人单位净值很高,高素质居多。不容易产生医疗纠纷。我的首选。
每年高考放榜后,微博热评前三总会有学医相关的身影。那句“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几乎成了人们对医学的潜意识。
为此丁香园在邀请了名医护人员参与了一项调查,这其中包括在读医学生,已工作医护人员以及已转行医护人员。调查结果显示
口腔医学一骑绝尘,喜提称号,紧跟其后的是临床医学,仅有23.4的参与者推荐自己所学专业。
当然,口腔医学的录取分数也是医学中最高的。昆明医科大学的口腔医学比临床医学要高不少,在云南达到了一本线80分以上。云南学霸李一峰从中科大退学复读,年高考分全省第8名,但放弃清华北大,考进了四川大学口腔医学。
骨科医生:在本科阶段,临床医学没有细分,在研究生阶段才会细分方向。所以想学骨科,可以在本科阶段报考临床医学专业,然后在考研时,报考外科的骨科方向。
业界普遍流传“骨科高富帅”这一名词,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是搞骨科的医生几乎都是人高马大的男生,毕竟骨科手术都是力气活,术前抬腿,术中打钉,这一套弄下来肯定是满头大汗,所以有些研究生的导师对学生的身高体型比较在意。
国内最好的是上海交通医院(上海六院),即使严重如脱套等,基本上六院治不好的,其他都没办法。毕竟还是外科,而且坠楼车祸等病人群体,形形色色,高净值或者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肯定没那么高,更多的是救死扶伤的意义,所以作为父亲,我本能拒绝,但是如果他想,我支持。
这是我的第三选择。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其他院校推荐:北京大学(医院、北医三院、医院)、海**医大学(医院)、四川大学(医院)、空**医大学(医院)、河北医科大学(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院)
医美专业:和骨科类似,需要在本科阶段报考临床医学专业,然后在考研时,报考外科的整形方向。
早些年,国内多家,莆田系鱼龙混杂,各种无证,所以给大家印象很差,我也是,但是目前在规范,尤其在上海武汉广州等城市,只要是规范医院,收入非常不错,医疗纠纷几乎无,注意,指在正规的地方。新氧一类的app助攻,价格透明化,医美逐渐常态,上到我妈这个年纪,下到18岁,整形是迟早的事,唯一的拦路虎就是“钱”或者“过敏”。而且有极其可怕的依赖性,鼻梁挺了,能不整颌骨?颌骨整了,不埋线?埋线完了,不去掉最可怕的暴露年龄的颈纹?
利润也非常高,比如嗨体,成本32,出厂价是,卖给美容机构是2,普遍价格一针-0,基本3针(1针没效果),毛利比茅台53度飞天的还高。最可怕的是,只能维持9个月。
所以这是我的次选。
但要注意医学美容技术专业,这个颁发的是理学学位,不是医生,没有手术资格。毕业后一般是去美容院等机构工作。
2、数学专业
对,就是最难学的理学门类里的纯数学专业。比如: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高等数学是几乎所有顶尖券商、互联网公司,必要的基础学科。
打个比方:一个是本科硕士学金融,一个是本科硕士学数学,假设本硕都是同一个学校。
比如,进投行,前者毫无优势。同理,很多互联网公司招聘甚至研究生招考的学校,都会加一句:本科数学或工科背景优先。
所以如果不是初等数学实在要了老命的,还是老老实实选理科。文科就一个法学专业特殊,其他基本都被理工专业吊起来打。去互联网公司,同理,因为数学出身的学计算机,易如反掌。
这不是我首不首选的问题了,得看孩子的数学行不行,奥数是检验小孩脑子灵不灵的唯一标准,我身边朋友的孩子小时候奥数学的好的,没有一个不是本科在沿海地区和北京的/。如果孩子确实行,我一定努力培养他学数学,不为情怀,纯粹钱途。
3、法学专业
法学和医学是唯二在我心里,可以站着把钱挣了,还说不定能改变社会形态,写进教科书的专业。
法学没难度,背就可以,难就难在,我只允许孩子去五院四系的高校和其他/高校。
法学认关系,认人,律所就是典型的“人和”单位。前面没个学姐学长铺路或者学校光环笼罩,基本上饿不死也吃不饱,案源接近0。
有人会说,在近年来每年的专业就业率排行榜的末端,法学专业总是“榜上有名”,法学更是连续占据了多年的就业榜尾,亮着危险的红灯。法学还能报么?
但是,很多细心的考生家长会发现,身边依然有很多学生报考法学这个专业。目前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多,个个的录取分数线都还不低,甚至有些院校还处于较高的分数水平。那么,为什么法学在就业形势不是那么理想的情况下,还能吸引那样多的学生报考,录取分数线还是那么高?
我们都知道,目前法学专业难就业,正是因为报考学生人数太多,导致每年的毕业生数量远超岗位需求的人才数量,导致大部分法学生找不到对口工作。因此,很多人就认为,法学这个专业的人才市场已经完全饱和,未来就业相当困难。实际上,法学专业虽然有很多毕业生寻求岗位,但是那些用人单位需要的都是尖端人才(如今各个专业都人满为患,其他专业也差不多),那些参差不齐的毕业生中自然会有众多能力不足的学生会被刷下来,因此拉低了整个专业的就业率。
也就是说,有很多法学相关的岗位实际上是需要真正的人才来胜任的,因此那些能力出众的法学毕业生就业一样相当抢手,薪资还很不错。只有资质一般、学历不高、个人能力还平平无奇的毕业生非常难找到工作。
法学专业的好坏,绝不能因为其就业率就被彻底否定。就业率体现的是整个专业的整体状况,有时较为宽泛,更不能用来绝对评判法学这个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专业。法学领域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非常看重毕业生的能力水平和毕业院校,因此一般从、高校毕业的学生因为有着名校学历,或是继续深造有更丰富的学历和经历,薪资更是水涨船高。名校考研、考证都是法学生必须要做好的准备,难度很大,但是回报也会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