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微博上就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小学的家长会后,班级第一名的女学生的家长与老师在班级门口聊天。老师望向在妈妈身旁站着的女孩,问道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小女孩不假思索的立刻回答,我要当医生!妈妈与老师同时说道,医生好啊,当医生现在很赚钱的。女孩看向老师与妈妈问,医生不应该是治病救人的吗?
一、被打破的平衡
随着社会颜值经济的崛起,导致医美板块火热。这是医美行业的*金时代。然而,时代在不断变革,这种脆弱的平衡越见复杂,各环节差异巨大。医美市场就像断臂的维纳斯女神,失去了*金分割的协调,打破了医美行业的平衡。
医生、机构以及供应商,这三者之间本应相辅相成,互利共荣。而如今却变为了由上游供应商主导的医美市场,这一点在轻医美方面便显得尤为突出。
随着医美科技的发展,传统医美的时代逐渐被所谓进步的医美仪器所取代,医生在医美机构的地位逐渐下降,而对于身经百战的专业医生,医美机构更偏向于看向所谓“全能”的医疗机械。而与此同时,上游医美供应商从技术、资本方面建立起较高的壁垒拥有了较强的议价能力,导致机构不得不加大对这一方面的投资力度,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医生在其中的作用与能力。
在这个以医生、机构、供应商组成的医美产业链中。本应该由医生主导的医疗体系发生转变,医生沦为了只能使用医疗仪器的工具人,机构也因巨量的仪器需求而被上游供应商所牵制,而在其中本应恪守上游的供应商,却因为掌控了医美这一庞大的资本市场而赚的盆满钵满!而其中的医疗属性逐渐下降,逐渐向全资本商业化发展。
二、医生沦为工具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本身的确毫无错误,而犯错的恰恰是是利用这句话作为挡箭牌的医美供应商与蒙蔽双眼的医美机构。机械可以代替一切,却代替不了一个医生的多年经验,技术能够解决一切,却解决不了追求美丽的自然缺陷。医美行业,千人千面,一千个人,一千张不同的面孔,而部分医美机构幻想的所谓用一台机器解决所有患者的需求完全是姑妄之言、姑妄听之!
机械!何为机械!机械是被人所控制的,从两方面来说
从机械来说:在医疗上,医疗器械同样是被医生所主导的。当初,五代热玛吉刚火时,机构让经验尚浅的小医生进行操作,结果导致不少客户烫伤毁容的案例比比皆是而现在,部分医美机构与供应厂商似乎看错了一些事情,医生不应该被机器所束缚,机器永远无法代替医生多年下来累计的经验,患者千人千面,医生们面对不同患者的同时本应该灵活的运用机器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治疗,而不是让医生医生多年的专业去机械化、按部就班的操作下去。
1、从患者来说:医美行业,千人千面。正是因为医美行业这一重要特点,所以才更加肯定了医生的重要性。每一个患者都有着不同的需求,而每位患者的皮肤有着不同的细微细节永远无法做到依靠机器做到细致入微。医生才是医疗根,医资才是医疗本,医术才是医疗源医生的作用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是无法代替的!
2、对于机构来说:对外宣传时,海报与广告上大张旗鼓的张贴着所谓高科技技术,先进医美科技以及大张仪器照片。而对于医生来说却只是一句“专业的医疗团队”一笔带过,将医美的医疗属性降至低谷转而面向其商业属性。国际上没有一个国家把医美患者称为顾客,唯有中国。在机构老板眼里,任何人都是顾客,而在医生的眼里,只有患者。把患者称为顾客,是某些老板们刻意回避医疗属性、淡化医美的医疗本质、淡化医疗风险的一种手段。当患者习惯于这种称呼时,无疑会使医美原有的医疗属性降低。而使用“患者”这个称呼反而能不断提醒患者,你所接受的是医疗行为,有医疗风险的。
3、医生IP打造!迫在眉睫!
医美机构近年来信用度急剧下滑的表现,导致消费者市场开始从医美机构向医美医生转移,医美医生逐渐成为医美机构的“金字招牌”。而今,在国家*府的管控下医美广告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与限制。年8月27日,国家发布了《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的公告,公告中也直接指出了当下医疗美容广告虚假违法的表现!。因此,大众更多地将医美行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