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8点半站台,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转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如今的年轻人对于美的认知定义和“变美”的尺度把控远远大于上一代人。妹妹常说,“看脸”的时代,颜值高就可以少奋斗几年。这句戏言不知道带着几分真。
见多不怪,大学生们整容已经算不上新鲜事。
年轻人整容的理由各式各样:有人为了顺利“脱单”;有人想利用高颜值降低找工作的难度;有人为了“出道”成明星,更多人的是为了缓解容貌焦虑。他们是否愿意主动接受“皮肉之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钱包的厚度是否能够支撑。
湖南长沙的一位大学女生却不太幸运。她因贪图免费整容而掉入商家的“新陷阱”:辛苦积攒的钱被黑心商家骗光不说,说好的签约模特变成了整容推销,要拉同学“入坑”消费或贷款,才能拿回自己的钱,苦不堪言。
01免费整容?
大学女生小珊身材高挑,身型姣好。凭借出众的外形条件,小珊偶尔会接到一些礼仪模特方面的兼职工作。
模特是靠“脸”吃饭,能胜任这份工作的女孩大多在颜值上具有优势。小珊总是认为自己的外貌还是比她人弱了一些,在礼仪模特行业不突出。为了提高个人竞争力,争取更多的兼职工作,小珊计划改善一下容貌上的不足,让自己变得更完美。
无巧不成书,想啥就来啥。
小珊在平时接洽礼仪模特工作的网站上看到了一则招聘广告,上面的内容非常吸引人:“招打版模特,免费整容。”
何为“打版”模特?
按照商家的宣传内容来看,他们要找6名18岁以上的年轻人做免费整容。商家想让这些模特成为“整容模版”,变成“行走的案例”。只要模特愿意公开自己整容前后的照片,用于宣传推广即可。不仅不收费,还给报销来回路费。
众所周知,整容是一个高消费,对于一个穷大学生来说,既然能不花钱,那何乐而不为呢?双方各取所需,两全其美。更何况,通过医美改变外貌在当今也不是什么秘密,公开照片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损失。
如此一想,小珊有些心动。但她还是谨慎地联系了相关工作人员,并获得了对方的肯定回复。
如同“天上掉馅饼”般的优惠砸碎了小珊的理智,她当即坐上了开往武汉的动车,向心中描绘的美好明天奔去。
02先消费,再返钱
来到目的地,富丽堂皇的装修让小珊认为这是一家靠谱且实力不俗的整容机构,信任度瞬间提升不少。
机构的副院长接待了小珊,并详细给小珊讲解了所谓的“分享整形,共享美丽”的推广大使计划。
原来,小珊首先需要签订一份兼职推广合同。按照约定,小珊需要将自己整容前后的照片发布到约定的平台,并配合机构进行宣传。每个月,小珊还需要介绍一名有意向的同学或是其他朋友给机构的工作人员,就算完成推广大使的任务。
小珊负责宣传,机构负责接待潜在客户,听起来合情合理。
唯一的问题是小珊需要先一次性支付全额的整容费用,再通过完成宣传任务,经过审核,机构财会按照24期进行费用返还。
先消费,再返还,这个套路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
为了打消小珊的疑虑,副院长卖力地“打鸡血”。她给小珊算了一笔账:如果小珊推荐来的同学成功消费,机构就会将消费金额的30%作为奖励发给推广大使。假如小珊每个月推荐成功2~3个人,就可以轻松获得2万元以上的收益。
约些同学和朋友,聊聊天,吃吃饭,再顺路展示一下自己这个活生生的成功案例,酬劳就到手,轻松加愉快。
免费做“脸”,凭“脸”赚钱,靠“脸”吃饭,似乎一切顺理成章。
可一切真的这么容易吗?小珊却认为自己成为签约模特,实际是付出了肖像权,承担了“变美”的后果和疼痛,并不算完全没付出。“免费”并不是“占便宜”,况且还有推广任务KPI的考核,虽然只需要介绍,不需要促成消费。
如此一想,不合理的事情在她的分析中变得逻辑自洽,小珊完全了打消顾虑。
03高消费下的“美丽贷”
小珊最终下决心参加项目,机构的工作人员针对小珊进行了一整套的“美丽定制”:耳综合需要元;鼻综合需要元;瘦腿针元;整个项目做下来,没有小10万搞不定。
而且,小珊还发现这家整容机构的价格比其他机构普遍高了许多,但她想着自己是免费,外加工作人员解释是进口高档材料,所以小珊也没太在意。
好不容易免费,怎能不豪气一把。
整套美容计划需要的钱不是小数目,整容机构一直劝说小珊采用贷款的方式完成全部项目。若是小珊不符合贷款要求,热心的机构还能想办法借钱给她。这种就是江湖上一直传闻的“美丽贷”。
借钱的和返钱的是同一家机构;钱从左手倒右手这么麻烦,整容机构为何不干脆直接给小珊免费呢?
小珊没有想到这些,因为“美丽”就在前面。她没有选择贷款,而是用日常攒下来的钱支付了第一次的费用元。
双方签完合同后,原本一人一份的合同,却被整容机构给收走了,小珊也毫不在意。
04贪婪的嘴脸
光鲜的背后藏着的是腐烂恶臭的贪婪。
整形手术完成以后,小珊果真收到了返还金额多元。这种返还只持续了两个月,小珊就再也没有拿到过一分钱。
每次沟通联系,机构的工作人员就找借口推脱。当时和蔼可亲的副院长甚至以小珊没有完成合同规定的任务,不符合返款条件为由拒绝继续返款。
当初说好只需推荐同学前来,无需促成消费即可完成的推广任务,变成了小珊必须每月完成3个人的消费指标方可获得返款。
没有合同在手的小珊真是有理说不清了。
几番沟通之下,整容机构竟然同意将返款金额换作某商城的等价积分,小珊可以用积分在商场购买产品。
机构指定的商城里,商品是市面价格的2倍以上。好不容易下单,想要挽回一些损失,这个商城要么不给发货,要么发来过期商品。
小珊的“亏”吃得花样百出。
05真相大白
遭遇了不公平的事,小珊带着手里的录音证据来到了派出所。经过调查,跟小珊遭遇相同情况的人竟然多达人,其中不少是在校大学生。
这家机构在三个月以前还是一个入不敷出,濒临破产边缘的公司,整个公司的账面上只有1万余元。
这种经济能力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无法承担所谓的“免费”项目。
可当这个以“签约模特,免费整容”的活动上线以后,这家公司竟然在短短三个月中获得了多万元收入,股东们进行了第一次的分红,机构的员工月收入高达数万元。
为了应对被欺骗的顾客,这家机构特地设置了一个“不存在”的人专门处理客户的投诉,并进行技术性拖延。
罪恶之路走不长远,该机构的相关人员最终均被绳之于法。
06捷径走不远
像小珊这样被欺骗消费的在校大学女生并不少,她们对美丽迫切的需求降低了本该有的理智。
大学生爱美,却囊中羞涩,不良商家便针对性地制定了“免费”陷阱。再利用大学生缺少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的情况,怂恿学生进行“冲动”消费和“超前”消费。
“免费整容”和“美丽贷”环环相扣,大学生们成了整容机构的“输血”机器,这样的商家“黑了心”。
值得反思的是小珊和其他受害大学生的警惕心较弱。比如,当整容机构收走合同的时候,小珊和其他受害者并没引起重视,对合同的内容没进行拍照留存,或是采取其他形式进行保存。
当大学生们开始遭受不公平待遇时,她们拿不出有力证据去反驳,最终被机构的三言两语弄得焦头烂额。
看似一场各取所需的活动,大学生们不但破了财,还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与不良商家进行纠缠,实则吃了“大亏”。
教训太深刻。非正规渠道的广告不可信,太大的便宜不可占。商人不是慈善家,若是便宜都被消费者占据,那他们又如何赚钱呢?
道理很简单,只不过事中之人,看不清。欲望太强烈就容易蒙蔽双眼,让我们只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这叫“选择性相信”。
有时候,我们能看到的是别人愿意,或是想让我们看的,真正厉害的却是那些看不到的。这些内容需要用心去思考,用逻辑去分析,用我们的学识去判断。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碰到不合常理的事情,大学生们不愿意跟父母交流,可以跟自己的同学和朋友沟通商量。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总会有一个清醒的人指出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哪怕事情无误,多一个参谋,多一点小心总归没错。
所谓“意外”,就是都是正常,防止的就是那个一万分之一。
任何时候,走捷径,就需要付出对应的“代价”;“午餐”从来不免费,未来的某个时刻,总有为当下的决定买单的时候,这就叫因果。
增长实力,无惧岁月。
我是8点半站台,正儿八经说考研,茶余饭后聊教育新鲜事,有点意思!
推荐阅读:
河南高校女生被室友“嘲笑”没电脑,哥哥出手了,网友:人生有光
央视曝光企业“同岗不同酬”,职校生与本科生的起薪相差约元
被华政学生质疑靠“外籍身份”成为北大博士,美女网红终于出手了
“光棍节”将至,大学生们藏龙卧虎,奇葩脱单行为承包了我的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