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整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暑假整容行业迎学生潮有女生借9家平台
TUhjnbcbe - 2025/4/27 17:03:00

暑假整容行业迎“学生潮”有女生借9家平台贷款整形

从去年4月以来,

校园贷进入集中监管阶段,

根据网贷之家统计,

累计有47家平台退出了校园贷市场。

却没想到,

一些美容机构又瞄上了涉世未深的学生们作为“猎物”。

今年3月,小宁到四川红播时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面试后,被公司引导至成都市美黎美医疗美容有限公司,贷款5.9万元进行整容。还完24期的整容贷款,她需要支付9.2万元。然而整容后,她并没有拿到公司之前承诺的元底薪——第一个月,她仅仅获得了元的休息补助金。

小宁的经历并非个例,多名女子陷入“主播诱导整容”的“套路”,背负数万元“整容贷”,而红播公司承诺的数千元“底薪”,仍然是一个遥远的“画饼”。

毕业生小橙因为大三时进行了分期整形却还不了款,而向9家平台借款,最终本息翻了两倍,不得已才告诉父母。

“年,我因为自卑一时冲动去做了整形手术,分期了元,当时已经确定实习了,一个月的工资,本来以为一年以内就可以还完的。但没想到实习拿的工资减掉日常开销还不够分期。”小橙说。

没敢告诉父母的小橙只能“以贷养贷”。“债务压垮学业,最后压垮了我自己。”年12月,在9家借款平台上借款以贷养贷的小橙,债务压力最终积累到了3元,只好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

烟台:前后一个多月,累计欠款近19万元

一天下午,刘女士也是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位小伙截住,接受了问卷调查,然后进店体验了一次所谓的“免费护理”。做完护理后,店里张经理推荐她办一张会员卡。张经理告诉刘女士,这张会员卡可以享受48次美容护理,如果平时做一次护理是元,给她打折优惠后,总价只有元。刘女士觉得可以接受,就办了张卡,并在一张商家准备好的空白协议上签了名。

过了几天,店里的工作人员给她打电话,邀请她去做护理。在做护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停地向她推荐各类美容产品,刘女士订购了几件内衣和护肤用品,离开的时候,刘女士按照他们的要求,在一张空白协议上签了字,并且预交了一部分定金。

此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刘女士又被邀请在这家美容店做了几次护理。每一次做护理,店里的人都会向她推荐一些具有所谓保健、美容、美体等“神奇功能”的产品,这些产品包括文胸、内衣、内裤、连体衣、化妆护肤品等。她们告诉刘女士这些产品效果好,价格上她完全可以放心,肯定能承受。除了订购了部分产品,店里的美容师还帮她做了一次“开运眉”。每一次消费,都是店里的人拿着她的手机去帮她办理业务。

一个月以后,刘女士陆续收到了多家银行的还款通知:在一个多月里,她累计欠了银行18万7千多元!“我当时彻底懵了,哪儿来这么多的欠款?”刘女士介绍,她经过查实才明白,原来这些欠款都是她在美容院的消费!事后,刘女士连忙到美容院核实每次消费的价格,美容院给了她一堆所谓的服务协议。“这些协议上的项目和价格都是我去要的时候,她们才给我的,所有内容都是她们自己填上去的!”

刘女士展示了她所有消费的产品和具体收费标准,记者记录了其中一部分产品的价格和收费情况:肤色内裤2条,单价元,共计元;紫色内裤1条,单价元;伊人黑色文胸1条,单价元;魔术文胸2条,单价元,总计元;紫色文胸1条,1元;伊人黑色连体衣一件,单价元;肤色连体衣1件,单价元;暗香背夹1件,单价元;秋蝉连体衣一件,单价元;秋蝉内裤一件,单价元;泰妍雅集丰韵套12次,单价元,共计元;修了个“开运眉”,收费元……所有项目累计消费高达元!

烟台网警提醒:不要轻信中介和美容机构画的“大饼”。贷款平台已与央行的征信系统挂钩,消费者一旦违约,征信将受影响。因此,消费者一定要慎重对待贷款,不要轻信中介人员任何口头上的承诺,以免出现维权无门的情况。

1
查看完整版本: 暑假整容行业迎学生潮有女生借9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