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视点
对校园“整容热”要有冷思考
斯涵涵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项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少量应届毕业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位受访者中,6.81%接受过整容手术,而没有做过整容手术的受访者中,30.74%表示有整容意向。校园“求美”群体的不断壮大,折射出社会审美观念的转变。整容从“不光彩”变得“无可厚非”,不仅年轻人热衷整容,不少70后父母也在为孩子的“求美”行为提供精神和物质支持,还有人把整容当作给孩子的“开学礼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微整形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很多父母主动给学生作后盾,校园“求美”掀起热潮。那么,对校园“整容热”该怎么看?
我们似乎已经进入“看脸时代”,所谓“长相好看的人才有青春,长相不好看的人只有大学”,“帅哥才能老成大叔,丑男只能老成师傅”,流行段子的背后折射出一种社会风气。现在还流行一个新名词新指标——“颜值”,用来衡量美貌度。普通人在求职、晋升、恋爱的过程中都面临着“看脸”压力。因此,选择整容的人越来越多。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物质日渐丰富之余,民众也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通过一些先进医学技术,或去掉外貌的一些瑕疵,或提升自己的颜值,使自己变得更加美丽和自信,本身无可厚非。而以此悦己悦人,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宽容,也折射了个体自主意识的觉醒及社会文明的进步。
然而,“看脸时代”也是快速、浮躁社会的缩影。社会节奏急促,人们来去匆匆,无暇深交,一张美丽的面庞便是一张亮眼的名片,或可留下惊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