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新闻见习记者朱高祥记者陶韬
“光子嫩肤”“*金微针术”“超声炮”……这些你看不懂的名词时常出现在小红书医美营销号的笔记里。看似在分享自己的医美经验,实则是推广机构的医美服务。
2月17日,小红书启动最严医美专项治理处置,随着相关举措的进行,这种鱼龙混杂的情况也将有望改变。
小红书启动医美品类专项治理
此次医美专项治理行动,第一阶段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取消对私立医美机构的专业认证,专业医院医院医美科医生开放;对普通用户生产的医美笔记进行回查清理,并对涉嫌营销导流、违规医美的内容和账号进行下架、封号、降级处理。
小红书还透露,2月17日起将分批次取消包括医美机构、医美平台和医美服务商等在内共计家私立医美机构的专业认证。同时,首批已处置违规笔记万篇,其中下架站内涉嫌营销引流的医美笔记14.2万篇,包括不限于涉及违规医美项目、医美机构、整形外科医生、医美产品等所有医美营销内容,处罚违规账号16.8万个。
天目新闻记者发现,目前在小红书上搜索“医美”二字时,会出现提示称“医疗美容有风险,请选择正规医美机构与执业医师”。
事实上,在此之前,小红书也曾多次发布违规营销治理名单,封禁多家医美机构和医美用品品牌账号。小红书“虚假种草”治理专项负责人表示:“医美专项治理会持续进行下去,也在此提醒用户,医美有风险,如医院咨询,一些虚假信息一旦对用户造成不良影响,后果非常严重。这也是本轮医美品类‘虚假种草’专项治理的初衷。”
上海医疗健康协会副会长、北京星范医疗美容集团创始人颜仲裕告诉天目新闻记者,由于医美具备绝对的医疗属性,牵涉到求医者的生命安全,而虚假种草笔记会对用户造成误导,只有监管趋严才是对求医者最大的负责。
医美行业监管趋严
2月18日上午,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案。相比一审稿,最终通过的条例新增一条规定,“未经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
更早之前,年11月,饿了么联合天猫医美,与行业上游品牌厂商和药企、头部商家共同推出医美医疗行业平台标准,并已累计下架上万件医美医疗违规商品。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