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段这样的人生:从自己打工赚学费,到考上斯坦福后退学;从为创业只能睡在办公室,还需母亲接济,到构筑庞大商业帝国,身价超1.29万亿元人民币,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首富,这样的开挂人生怎么不算爽文呢?
而马斯克就是爽文主角。他被诸多媒体描述成身怀绝技的超级英雄、现实版的硅谷钢铁侠,他的发家史也引无数人顶礼膜拜。
创业大佬马斯克的野心可不仅是赚钱,他还想实现自己从小以来的梦想——送人类上火星,并且正以自己的力量改变航天业的格局。
那么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如何凭一己之力发展私人航空业的呢?
一、被书本和知识救赎的童年
马斯克年生于南非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富有的本土工程师,母亲则,是加拿大籍的营养师兼模特。
父亲时常在家研究一些科技实验,马斯克从小耳濡目染,对科学技术非常感兴趣。这也为他以后创业之路奠定了基础。
但是富足的生活下也有暗流涌动,父母在他8岁时离婚,他跟着父亲住,却和他并不亲近。
学校的生活也并不如意,他在校曾遭受校园暴力,有医院,只好去做鼻部整形手术。
在家庭和校园的双重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下,马斯克默默尘封自己,他不怎么讲话,喜欢一个人安静地阅读。
夸张的是,马斯克一天就可以阅读十个小时。早期他喜欢读科幻类的小说和漫画,但到了三四年级,就开始阅读整套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当很多孩子都去参加大派对,喝酒、聊各种体育赛事的时候,他却躲在图书馆里,翻阅着各种图书。”马斯克的爸爸说道。
10岁时,马斯克拥有了一台电脑,附赠了一本《BASIC编程语言》。
马斯克废寝忘食,3天就学完了通常需要6个月的课程。之后制作出了游戏plusstar,又以美元的价格售出。
17岁时,为了逃避兵役,同时接触到前沿科技,马斯克决定移民美国。
起初,他试图说服父亲移民,可是父亲不同意。母亲是加拿大人,法律允许马斯克继承加拿大国籍,他便调整计划先去加拿大再去美国。
于是,马斯克孤身一人来到北美,到达加拿大时随身只携带了数千加币的旅行支票。
二、初出茅庐,开始“开挂人生”
本来是想先投靠妈妈的叔叔,结果到了之后才知道他已经搬走了。于是只好打零工谋生,做种植蔬菜、打扫粮仓、清理锅炉房之类的蓝领工作。
年,马斯克获得加拿大国籍,并申请加拿大安大略女王大学。
他一边潜心学习,一边还通过修电脑和卖配件赚钱。
三年后,马斯克转到沃顿商学院学习经济学。在大学期间,他开始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