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伟
西南医科大学四川泸州
摘要:近年来,医疗美容在中国不断发展,其创设目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其与传统医疗行业藕断丝连,发生医疗事故处理容易混为一谈。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医疗美容行业问题时,没有现成的法律直接适用,只能从现有的《民法典》、《执业医师法》等法律中去寻求解决之道,以及借鉴外国法律来探寻其中的学术理论。通过分析现有案例来明确医疗美容纠纷中处理的难点,具体处理结果的可行性和社会效果。医疗美容机构的相关措施制度存在问题,虽有规避责任措施,但实际效果差,仍存在极高的法律纠纷风险。
关键词:医疗美容;法律援引;案例分析;机构规范
医疗美容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其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毁容的士兵,让他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然而战争终会结束,可医疗美容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停滞不前,相反在和平年代,这个看脸的时代,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貌,出生时未能拥有的倾世美貌,寄希望于医疗美容,因此这个行业得到蓬勃发展。而在发展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并不断的积累,在一个时间节点突然爆发,让现有的法律手足无措,引导人去分析现状,寻求解决之道。
1、医疗美容概念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不可逆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的美容方式。这当中有很大的法律风险:1.直接作用于人体,具有创伤性和不可逆性,容易侵犯患者的人身权,诱发侵权行为。2.其目的是为实现患者对美貌的追求,可美没有定义,每个人的审美观不一样,容易理解偏差,加之患者未充分考虑自身客观条件,导致术后效果达不到预期,引起法律纠纷。
2、医疗美容与传统医疗
2.1医疗美容与传统医疗的联系
二者初衷一样,都是为了挽救生命,让患者重回正常的生活。在过程当中都会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学技术来达到最终的目的。可以说医疗美容是传统医疗为满足现代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一个分支,医疗美容所需专业技术有赖于传统医疗技术的发展。比如药物的应用、手术的操作规范,以及传统医疗行业技术的创新、新治疗方法的发现、新药品的研发都会影响到医疗美容行业,甚至为其所用。
2.2医疗美容与传统医疗的区别
(1)医疗美容的对象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患者
传统意义的患者是指患有疾病,忍受疾病所带来的痛苦,需要等候接受内外科医师的治疗与照料的病人。而医疗美容的对象可以是身体部位受到创伤影响其外观美感需要得到治疗的患者,也可以是一个身体健康的没有任何疾病,仅仅是认为自己外观不令自己满意的顾客。
(2)医疗美容的目的不同于传统医疗
传统医疗目的是为治疗患者疾病,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回复正常的生命活动。而医疗美容的目的是按照患者的要求对其外貌进行人为的改变,以满足其对自身外貌的虚荣心。
(3)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关系不同
医疗美容中患者的主观意愿发挥主要作用,医疗机构只是按照患者意愿来提供医疗服务,没有主导地位。而传统医疗中,患者是因病来到医疗机构,对于如何治疗疾病,患者处于被动状态,因为其不具有医学知识,只有医师才能对病情进行处理,可见这当中医师对病情拥有主导地位。
3、医疗美容侵权责任可以依据的法律法规
3.1中国法律中可以依据的法律法规
中国目前没有直接规范医疗美容的法律,该方面的相关规定大多数只能从与医疗纠纷处理相关的法律中寻找。规范医疗美容机构操作,保护患者知情同意权,可以援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执业医师法》第二十六条、《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修订)》第三十三条作为参考标准。医疗美容机构医师应该遵守的义务,患者隐私保护方面,应当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五条、《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来进行约束。
当发生医疗美容事故争议,患者如何封存病历等资料可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六条的内容,逐一封资料。至于损害由谁承担,可参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的标准来进行责任划分。当中涉及医疗美容机构的举证责任和过错推定部分,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一款第八项、第四条第二款、《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来进行划分处理。至于让患者头疼的解决途径,可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进行协商,制作协议书,如协商不成,可寻找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解,如调解也不能解决,可到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
3.2部分外国法律中有关医疗美容的做法
外国法律中有关医疗美容的规定也是不健全的,只能在不违背该国宪法和社会习俗的情况下,依据现有法律来处理医疗美容问题。在美国,将整形美容纠纷列入医疗纠纷的范畴,其处理该方面问题所依据的法律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联邦的法律、法规和以往判例;二是各州的法律、法规和以往判例;三是联邦和各州法院的规定。在韩国,为处理医疗损害问题,韩国出台了《关于医疗事故损害救济及医疗纠纷调解等的法律》,根据此法律规定,韩国设立医疗纠纷调解仲裁院,在调解仲裁院下设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和医疗事故鉴定团,实施新的医疗纠纷调解仲裁制度.
各国法律关于医疗美容方面都提到一个共同的话题,未成年人在进行医疗美容时的法律保护,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规定,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必须经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同意才能进行整容,否则将被罚款。韩国在未成年人整形方面规定,如果未成年人要接受手术,必须征得家长同意,并签署同意书,且在家长陪伴下才能进行,因为韩国医生认为未成年人身体还处于成长阶段,整容后容易出现副作用,且重新接受手术的风险极高。再比如澳大利亚,根据《澳大利亚整容师协会从业指南》的规定,严禁整容师给未成年人实施吸脂或隆唇等整容手术,除非一些特殊情况,如生理或心理原因,而违反该规定在一些地方将会面临监禁
4、具体医疗美容案件的分析
案例一:陈小姐到广西某美容诊所,希望鼻梁更挺拔,消除下眼睑皱纹。可术后半年陈小姐脸部虽消肿,但效果让她感到失望。于是将诊所告上法庭,认为手术失败,未达到预期效果,并在面部、鼻部造成多处容貌损伤,诊所却认为陈小姐现在比术前漂亮。法院查明,做手术医生无医师资格证书,主观上有过错,应退还手术费,至于陈小姐提出的容貌损伤费赔偿请求,因个人审美观不同,加之无医学鉴定,法院不予支持。
案例二:医院做鼻唇沟整形术,注射填充物后胡女士出现出血、红肿等症状,半月后症状未消失,面部出现疤痕,协商未果后,诉至法院。经司法鉴定,胡女士伤残等级为十级。法院审理后,医院未举证证明其治疗行为与胡女士症状无因果关系,也不能证明其治疗行为无过错。据此,医院退还手术费,赔偿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
从上诉两个案例可看出,医疗美容过程中问题较多。如手术医生有无医生资格证,患者预期能否达到,变美如何鉴定,术后的各种并发症,手术作用于人体增加侵权的风险性,医疗机构的防范措施、通知责任等方面是很容易发生纠纷的,而一旦发生纠纷面临的将是一笔数额较大的赔偿,因为医疗美容涉及的手术费高昂,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金额大,可谓劳民伤财。据此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来保护患者与医疗机构双方的权益。
5、医疗美容机构的相关操作规范中的不足
5.1在规范营业方面,医疗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不严,导致部分医师无从业资格却仍在从事相关工作,对药品、化妆品的质量把控不严,医疗机构为了降低成本,获取高额利益,而对使用的药品、化妆品的合格标准审查放松,对背后隐患存在侥幸心理。
5.2对于顾客病历方面,医疗机构疏于管理,没有医疗事故防范意识,且对病历不够重视,认为病历是一种负担,增加医疗机构的管理、运行成本。且病历书写因内容繁杂,涉及方面广,而未按照相关法律规范书写,出现错误书写、漏写几率高。
5.3在进行手术或其他美容手段前,风险告知内容不详尽,仅告知出现几率大的,未将一些小概率事件告知患者。并且对美容效果约定不明,为了医疗机构的收入,对顾客的要求不加以思考能否做到,便一口答应,未能对美容效果的细节之处进行详细区分,导致术后顾客不满美容效果的事件时有发生。
5.4医疗美容机构对外宣传,做广告时,容易夸大其词,尤其是美容效果过分的渲染,甚至做虚假广告,来诱导顾客,而这样做虽然能吸引顾客前来,但时间会暴露一切,假的成不了真的,还容易导致顾客期望过高,接受不了最后事实上的巨大落差,从而引发纠纷。
结束语
从此篇研究可看出,目前医疗美容行业涉及的法律尚不健全,问题却日益突出,用现有的法律如《民法典》、《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来解决,虽能勉强应付,但非长久之计,且问题会随时间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因此,我们只有不断的去寻求、校对解决之道,相信医疗美容方面的问题终有解决的一天,该行业也会变得更加规范。
参考文献:
[1]相羽.医疗美容损害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J].医学与法学,,v.10(04):30-34.
作者简介:姓名:王佳伟,出生年月:.05,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四川攀枝花
投稿邮箱:xfd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