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治疗白癜风好蔡幸生:妙手仁心当好“健康守护神”
走进市人民医院的儿二科病房,见到的是一派温馨祥和的景象:在这里,收治了大大小小几十名患儿,这些幼小的生命正与疾病斗争,逐步康复中,不少小患者正在父母、亲人陪同下休息、玩耍。病区内,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正紧张地工作着,他穿梭在各个病房之间,查房、诊断、治疗等工作有条不紊、一丝不苟
这位忙碌着的医生,就是全国五一劳动模范、市人民医院儿科总主任蔡幸生。在30余年平凡而漫长的岁月里,对待患儿,他如父母一般悉心呵护;面对事业,他矢志不渝;而在名利面前,他宁静淡泊,生动地诠释妙手仁心的精彩人生,成为许多孩子的 健康守护神 。
救死扶伤,患者信赖
怀着对儿科工作的无限憧憬,1983年,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的蔡幸生踏上了从医之路。从炮台卫生院,到原揭阳县妇幼保健院,再到市人民医院,一路走来,他从没放下听诊器,也从没离开过他的病人,始终奋斗在儿科临床工作的第一线。正是这种认真执着的工作态度和无私忘我的工作精神,给了许许多多患儿莫大的信心与依赖。
几年前,医院接到一个仅3个月大的男婴,他因阵发性尖叫、面色苍白、抽搐而入院。入院时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反复抽搐,医生诊断结果为 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致颅内出血 。经一系列治疗曾一度好转。但住院第3天,患儿抽搐再次加剧,并出现间歇性呼吸、面色紫绀、双瞳孔不等大的症状。
宝宝病情十分危急,必须马上手术,不然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在把患儿的病情告知家属后,蔡幸生当机立断,成立手术小组及时为患儿进行前囟硬脑膜穿刺放液治疗,使患儿转危为安。患儿痊愈出院后,医院随访至今,他的智力、活动均正常。
这名男婴的家人如今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同时也感激不已: 要是没有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和精心护理,这孩子恐怕早就没命了。
30年来,蔡幸生不辞劳苦,尽心尽力对待每一位患儿和家长,从他手里解除病痛的患儿数不胜数。 医生的职业是救死扶伤,使患儿尽快康复,是我最大的心愿。 面对家长的赞赏,他淡淡地说,医生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儿科医生更是如此,因为孩子的病情变化快,且孩子自己不会讲,不舒服就吵闹,儿科医生就必须有特别强的耐心及责任心。
仁心仁术,医德高尚
让患者和同事钦佩的不仅是蔡幸生高超的医术,还有他高尚的医德医风。蔡幸生认为,作为一个医生,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所谓妙手和仁心,两者缺一不可。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市人民医院儿二科主任朱勇斌回忆说: 有一年冬天的一个下半夜,我值二线班,来了一位病*性脑炎患儿,病人反复抽搐,呼吸衰竭,生命垂危,我们打电话请蔡主任会诊,蔡主任二话不说,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科室,指导抢救病人,直到凌晨4点,病人转危为安,蔡主任才回家,像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他告诉,无论白天黑夜,8小时内还是8小时外,只要病人有需要,蔡幸生都会及时诊治,一点也不计较。
不管酷暑,还是严冬,蔡幸生日复一日忙忙碌碌,坐诊查房,很多人是冲着他来的。 只要蔡医生出现在身边,小孩病情再重,我们心里也就有了底。 这是许多患儿家长的共同感觉。哪怕他只是在病房里转一转,摸摸孩子的头,抱一抱,说些宽慰的话,都让人感到心里踏实。
勤耕不辍,硕果累累
如今,蔡幸生凭借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已成为揭阳儿科界的 明星 ,但他从未放松过。 做医生这一行,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 除临床工作外,蔡幸生不断学习,勤耕不辍,积极进行一系列科研工作,并取得了累累硕果。
近年来,蔡幸生先后带领科室开展了全静脉营养疗法、硬脑膜及侧脑室穿刺术、血浆置换术、极低体重未成熟儿救治术等20多项新技术研究,大大提高了抢救水平,抢救了大量重度营养不良、颅内出血合并脑疝、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并呼吸肌麻痹、极低体重未成熟儿等危重患儿。他还主动承担完成省、市重大科研成果10项,通过省级成果登记3项,市级成果登记7项,分别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市内领先水平,取得良好的医疗和社会效益。同时,在《中华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等国内、省内权威杂志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儿科专著一部。连续多年获得了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揭阳市人民医院创建中山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特等奖等殊荣,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今年,蔡幸生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模范。
(:邱洁纯)